
《五百罗汉寺荣螺堂》是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著名木版画,是《富岳三十六景》系列作品之一。
江户时代在深川(东京都江东区)的五百罗汉寺,盖有三层楼高的荣螺堂,是当时颇具人气的眺望富士山名所之一。由松云元庆于元禄8年(1695年)创建,主尊为释迦如来。如今寺庙已被附近高楼包围,寺内仍供奉305尊释迦牟尼、罗汉、地藏、观音等佛像,其中罗汉像为287尊。画作中为位于三楼外侧的展望台。
画面中从高楼望向富士山的人们的视线,跟荣螺堂屋顶及地板的直线,都集中于画面中央的消失点(远近法视线集中处)——富士山。这也是北斋的风格。葛饰北斋将画面出发点与画中民众视线同高,使观者产生同处于寺中,并顺著民众的视线、木板与屋簷的指向一起望向消失点富士山,这般身历其境之感。在画面分配上将寺置于右侧,相对在湖左岸的房树著墨较多,并将署名置于左上角,如此安排使左右得以平衡而不偏重于右下方。远景的草木选择青绿色来表现万里无云的风景,而民服的颜色则选择蓝色,对应了天空的蓝,使画面获得稳重感。 由于上下皆有蓝色衬托,中间的湖面便运用灰色避免混淆观看重点。
葛饰北斋(1760年-1849年),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,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,德加、马奈、梵高、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。他还是入选“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”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。
江户时代在深川(东京都江东区)的五百罗汉寺,盖有三层楼高的荣螺堂,是当时颇具人气的眺望富士山名所之一。由松云元庆于元禄8年(1695年)创建,主尊为释迦如来。如今寺庙已被附近高楼包围,寺内仍供奉305尊释迦牟尼、罗汉、地藏、观音等佛像,其中罗汉像为287尊。画作中为位于三楼外侧的展望台。
画面中从高楼望向富士山的人们的视线,跟荣螺堂屋顶及地板的直线,都集中于画面中央的消失点(远近法视线集中处)——富士山。这也是北斋的风格。葛饰北斋将画面出发点与画中民众视线同高,使观者产生同处于寺中,并顺著民众的视线、木板与屋簷的指向一起望向消失点富士山,这般身历其境之感。在画面分配上将寺置于右侧,相对在湖左岸的房树著墨较多,并将署名置于左上角,如此安排使左右得以平衡而不偏重于右下方。远景的草木选择青绿色来表现万里无云的风景,而民服的颜色则选择蓝色,对应了天空的蓝,使画面获得稳重感。 由于上下皆有蓝色衬托,中间的湖面便运用灰色避免混淆观看重点。
葛饰北斋(1760年-1849年),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,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,德加、马奈、梵高、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。他还是入选“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”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。













About Packing and Delivery
包装 & 配送
顺丰配送
多层衬纸严密包裹


